一位年轻人,在职场打拼好几年,每天忙得飞起,领导交代的任务也在做,干了很多“事”,但一说到实质性产出就难堪了,有时甚至调侃自己是“事务经理人”,平日里很少有成就感。但他锐气未退、志气犹存,不甘平庸想搏一回,那应该怎么办?
一位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裁喜欢跟人分享一则他跟他秘书的故事。
有一次他的秘书跟他说:“领导,我不想做秘书了,整天就是收这些表格,我闭着眼睛都知道表该怎么做,一点成长都没有。” “那你完了,你肯定就是一般人了。”这位总裁讲话很接地气,“你作为总裁秘书,能接触到很多核心信息,跟在总裁身边能够接触到集团各个业务的经营板块,你却说一点成长都找不到。为什么我身边要安排三个做表格的秘书,就是为了看谁最后能有所突破,谁突破了谁就值得培养。” 这话听着刺耳,却是“逆耳忠言”。在总裁身边能够接触到公司最完整的经营数据,可以参与聆听高层决策者的决策逻辑,可以学习到最成熟的企业经营思想,这些都是其他岗位员工所不能接触到的,然而这些“财富”都被选择性忽略了。 《人民的名义》中荆州市委书记李达康显然是一个将这份财富全部化为己有的人,李达康任市委书记的上一份工作就是秘书,跟着省委书记多年,接触治理地方的方法和案例,学会了管理,才能够离开秘书的岗位走上管理岗。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李达康,但是从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的方法人人都知道。但是话又说回来,实际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
也许这就是职场中对于人才筛选的第一关。 只有从机械琐碎、流程性的事务性工作中走出来,通过高度的工作投入才能使个人专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此时,员工的角色开始由“事务经理人”向专业性更高的角色进行转变。 公司制时代,为了调和资本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职业经理人制度应运而生。资本选择寻找一个代理人,即职业经理人帮助其和利益相关方及劳动者打交道,签订合约。职业经理人以其高度专业性被国内不少公司引入。 但是随着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的深入,其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过于强调个人KPI,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之后再不考虑企业的全面发展……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的关系让不少企业领导人开始产生顾虑,马云就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阿里不需要职业经理人,谁要把自己当职业经理人,我一定会干掉他”。 在企业要求长期发展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了。而早在2000年左右由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提出的“事业经理人”的理念开始受到众多企业的推崇。 针对事业经理人的概念,苏宁一位高管在跟新入司管培生沟通时点出了“事业经理人”的关键特质——“主人翁意识”。“在我这个位置上,如果没有主人翁意识,不知道把心思在哪儿,只是等着上面下指标,而不主动思考业务的长远发展,那企业和团队肯定出大事!”。 这位高管和苏宁风雨同舟了十多年:“我现在一睁眼想的就是要怎么把业绩做的更好,我的目标不仅是要完成销售,也要想着业务的长远发展,这是我的任务,更是我的责任,因为公司是成就我事业的地方。” “目前我们公司一大批的1200(苏宁内部管培生)都成长为公司的核心干部,很多人将会成为业务的一把手,专业能力很强也会拼敢拼,别说放弃假期,就是通宵他们也愿意。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主人翁’意识,只是为了个人小目标去忙,公司必然也得不到长远发展,最终自己事业也不会做得真正有声有色。我们不仅需要会拼敢拼的经理人,更要能与公司一起拼的事业经理人,我们苏宁要做百年企业,‘事业经理人’必不可少。” 用他的话来说,在专业的能力和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之上,事业经理人相对于职业经理人多了和企业“共命运”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阿里、苏宁这种着眼百年发展的企业十分看重的。
能否完成向事业经理人的转变,这成为企业遴选人才的第二关,这是企业培养接班人的关键一环。 2019年,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将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的职位。有人说这代表着中国“互联网职业经理人”时代的开始,我认为不然,逍遥子的上任在某种程度上恰恰体现着阿里内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死亡和“事业经理人”制度的开始。事实上,对于阿里巴巴,张勇早已不是新人,他将自己的事业深耕于阿里这个平台上,并为之与团队一起努力付出。 无论是一百年还是一百零二年,这些注重传承、想做百年企业的公司都开始寻找或者自己花大价钱去培养事业经理人,去继承公司创始人的衣钵,从而向着企业长久发展的目标奔去。在这些企业的人,想要在公司平台上创造一番事业,就势必要向着“事业经理人”去转变,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走得更好,助力企业更成就自己。
2019年03月25日 于上海
版权作品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