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梦想存在: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做即时通讯领域的工作,但也知道在中国做 To C
的即时通讯业务是一个多么困难的事情。当时融云团队的想法是,国内其实有极少的几个团队掌握着大规模、高并发的即时通讯技术,但是这个技术并没有被普世化。所以我们当时的选择就是把它做成云服务开放给所有开发者,只要简单的在客户端集成
SDK,服务端接入 Server API 即可。熟练的开发者最快可以在一天之内就把即时通讯能力集成到自己的业务里,这个绝对是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杨攀: 其实融云开始发展音视频业务主要是源自融云客户的诉求。融云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通信云服务公司,客户在这个领域所有需要的产品、技术形态都是我们应该提供的。为了满足客户在通信云领域各种各样的复杂需求,从
IM 消息服务到实时音视频服务,我们应该,也必须走到这条路上来。未来,面对 5G
的来临,有更多的、更丰富的场景应用都要基于音频和视频业务,所以未来音视频在融云业务中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融云提供了全球范围的全媒体通讯服务,可以让现在融云的开发者,只通过简单的一个账号、一套后台的管理界面、一套开发体系,就能简单的把所有通讯能力都全部集成在自己的产品里,这个对开发者来说也极大的便利。
LiveVideoStack: 你怎么看企业通讯的市场空间?这是一片红海,还是蓝海?
杨攀: 目前无论是客户的采用率还是使用的场景多样性方面,仍处在初期竞争的阶段。我们也看到,无论是在 IM
市场,还是在音视频市场,都存在着非常大的上升和拓展空间。所以我认为大家其实不是在彼此竞争,而是应该一起去把市场做大,在这个更大的市场里获得更快的增长。
LiveVideoStack: 有没有一些技术已经或开始改变企业通信市场?(比如AI)
杨攀: 我觉得应该分两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首先是上层应用,其次是底层技术。上层应用比如说一些 AI 的聊天机器人,一些
TTS
语音合成技术这些年都有了一些很好的落地场景,但我认为这些基本上都是一种技术和场景的嫁接与落地,本身对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在底层技术上,目前,通讯质量的稳定提升仍然还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工作层面。我们能看到,这些年无论是在
IM
领域还是在音视频通信领域,技术都没有停止迭代和进步,尤其是面对复杂网络情况下的质量保障方案、全球网络低延迟和链路优化方案都还在不断迭代,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其实
AI 在很多场景下也是在优化算力问题。总的来说,我本人更关注的是,能带来更大的质量提升或成本下降,能够对产业成本结构带来巨大变化的技术引入和设计。